聯想家悅e3589(柳傳志三次卸任,寧旻接棒聯想控股董事長,“寧李組合”成新核心)
近日傳得沸沸揚揚的柳傳志卸任聯想控股董事長終于靴子落地。
12月18日下午聯想控股正式發布公告,現年75歲的柳傳志辭任聯想控股董事長、執行董事及提名委員會主席職務,自2019年12月31日生效。柳傳志獲授“名譽董事長”稱號,并被聘為資深顧問。
與此同時,根據公告,聯想控股高級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執行董事寧旻接任公司第二屆董事長及提名委員會主席,2020年1月1日生效。
此外,據聯想方面透露,聯想控股執行董事、總裁朱立南卸任公司總裁,將繼續擔任聯想控股董事,并任董事會戰略委員會成員。
公司高級副總裁李蓬出任首席執行官(CEO),董事會亦提名李蓬為公司執行董事。寧旻、李蓬成為聯想控股新的領導核心。
中國第一代企業家
現年75歲的柳傳志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卸任了。柳傳志在公開場所不止一次說,“想退休做個快樂老頭兒?!?/p>
作為中國第一代企業家的代表,柳傳志參與并見證了大半部中國科技和互聯網的商業史。
1984年,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時年40歲的柳傳志響應中國科學院“科技產業化”號召,走上創業之路。
1984年被人們公認為是中國企業家元年。那年5月國務院發布第67號文件規定,要求在完成指令性計劃后企業超產部分的商品價格允許在不高于計劃價格20%范圍內浮動;1984年10月,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確認中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一時間,“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政策的推行激發了眾多企業。
不少日后如雷貫耳的名字都在這一年加入創業大潮,如剛剛挖到第一桶金成立萬科的王石、出任海爾的前身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的張瑞敏、創立“東方魔水”健力寶的李經緯……而柳傳志也是這批傳奇人物其中之一。
柳傳志與王石
1984年的秋天,柳傳志從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下簡稱中科院計算所)“下?!?,在中關村的一間20平方米的傳達室內開啟了他的傳奇人生。當時11個來自中科院計算所的中年人召開了一次“全體會議”,宣告北京計算機新技術發展公司正式成立,這就是聯想公司的前身。而當時的創業資金就是中科院計算所給的20萬元(當時中科院持股100%),這11人創業時,柳傳志最年輕(40歲),是中科院人事局的干部。
早期的聯想,其主要業務是在大陸代理美國AST電腦,同時捆綁銷售其自研的漢卡。AST微機在上世紀90年代初迎來黃金時代,而聯想則拿下了它在大陸銷售的獨家代理權,因此聯想幾乎壟斷了AST電腦在大陸的貨源。
乘著這股東風,聯想迅速積累起來原始資金。但是彼時的聯想只是代理別人的產品,而柳傳志的理想卻是找到一條道路,把計算所里躺在實驗室的技術方案,做成產品賣出去,變成實實在在的利潤。因此1994年,柳傳志讓聯想走上了“貿工技”的路線,開始研發“做中國自主品牌的電腦”。其后自1997年起,聯想連續八年占據中國個人電腦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的統計,2019年三季度,聯想集團在PC領域全球出貨量第一,市場份額為24.6%,而惠普的份額為23.8%,排名緊隨其后。
柳傳志第三次卸任
早在1999年,55歲的他就萌生退意,并在2001年將聯想分拆——制造PC的聯想集團和IT產品分銷商神州數碼,分別由楊元慶和郭為執掌。柳傳志自此不再擔任聯想集團CEO。2004年,聯想集團宣布收購IBM PC業務,柳傳志第一次宣布退休,將聯想集團董事長一職交給楊元慶。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導致聯想集團業績大幅滑坡,公司陷入困境。2009年2月,柳傳志重返聯想集團出任董事長,當時柳傳志如此解讀自己的復出:“聯想如果有事需要我出來,我會堅決出來,這種準備隨時都有?!?/p>
而在聯想集團重回軌道之后,2011年11月,柳傳志再次卸任聯想集團董事長。
不過與聯想集團兩次的卸任不一樣,對于這次的主角——聯想控股,柳傳志一直牢牢把持著董事長的位置,特別是再次卸任聯想集團董事長后,柳傳志從此將精力全部放在聯想控股。根據聯想控股財報,截至2019年6月30日,柳傳志作為個人,共持有聯想控股2.88%的已發行股份。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日常接觸比較多的手機、電腦等聯想產品其實隸屬于聯想集團,而聯想控股則是聯想集團的母公司。2000年后,有感于創業時期缺錢少經驗的捉襟見肘,以及對科技、實業發展勇于創新的寄望,柳傳志帶領聯想實現了多元化轉型。2001年6月,專注戰略和財務投資的聯想控股成立,目前持有聯想集團23.8%的股份。此外,聯想控股逐漸進入地產、農業、金融等領域。
戰略投資方面,聯想控股以長期持有為目的,在農業、金融服務、農業與食品等五大領域打造支柱型業務;財務投資則通過君聯資本、弘毅投資、聯想之星布局科技、醫療、食品等領域,助力更多年輕、有潛力的企業不斷成長。
2015年聯想控股在港交所上市,柳傳志將此稱為“收官之作”。
聯想控股成立后,數年間接連完成了幾宗大型收購,如2004年聯想集團收購IBM PC業務,2014年聯想宣布以29.1億美元從谷歌手中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業務。2018年7月聯想控股公告稱,以15.34億歐元(約合117.40億人民幣)的現金,收購盧森堡國際銀行89.93%股份。柳傳志將這次收購稱為2004年聯想集團收購IBM PC業務之后的又一大并購案。他還透露,盧森堡國際銀行未來也將在合適時間考慮上市。
寧旻、李蓬新組合誕生
聯想控股董事會認為,寧旻1991年加入聯想,歷經企業發展的多次變革和重要發展階段,對企業有深刻的理解和豐富實踐。李蓬加入聯想16年,具有國際化背景,常年協助朱立南負責戰略投資業務,無論對投資還是企業運營,都擁有深入的專業判斷和豐富的實戰經驗。
從此次接班安排可以看出,作為聯想控股最高決策管理層,寧旻、李蓬“新組合”誕生。
寧旻
李蓬
“傳承”是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而人才,特別是領軍人物的發現與培養則是其中的關鍵動力,也是聯想控股長期開展的戰略性工作?!敖裉斓?span data-stock-id="hk03396" class="stock-word">聯想控股戰略明確,班子成熟,傳承計劃是企業發展的需要,是在董事會的支持下,我和朱立南精心設計、長期準備的系統規劃。此次人事安排,充分符合公司的現實與長遠發展訴求?!绷鴤髦菊f。
據了解,寧旻早在1991年就加入聯想。目前在聯想控股,寧旻主要負責公司的財務與資金、資本運作、風控與審計,以及資本市場和公共關系等相關工作,并主持財務投資業務的運營管理。寧旻在聯想系公司融科、聯想之星、君聯資本和弘毅投資等聯想亦公司亦擔任要職。據悉,此前聯想控股上市和港股首家全流通試點也是寧旻主導。
據了解,寧旻歷任柳傳志的助理、助理總裁兼董事會秘書。2012年寧旻被任命為擔任聯想控股高級副總裁兼執行委員會成員。2014年,在聯想控股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時,寧旻獲委任為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財務官兼董事會秘書。2018年12月1日,聯想控股宣布提名寧旻出任公司第二屆董事會執行董事。寧旻從而成為繼柳傳志、朱立南和趙令歡后的聯想控股第四名執行董事。
目前寧旻除了手握實權,在聯想控股中持有相當比例的股份。目前柳傳志、朱立南以及寧旻三人的個人持股比例分別為2.88%、2.03%和1.52%。
李蓬則在金融領域則頗有建樹,在主持金融服務領域和海外投資期間,布局完善的金融服務業務板塊、組建海外業務投資團隊,帶領團隊完成了對盧森堡國際銀行的并購。李蓬目前亦擔任盧森堡國際銀行副董事長、拉卡拉、正奇金融、考拉科技等公司董事。
接班人選曾眾說紛紜
不少業內人士對于寧旻接班比較意外。此前外界普遍認為聯想控股總裁、執行董事朱立南會接任董事長一職。而在此次公告中,現年57歲的朱立南也宣布卸任現聯想控股總裁,但繼續留任聯想控股董事,并保留聯想控股旗下君聯資本的董事長職位,也不會在其他平臺任職。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朱立南,柳傳志的接班人候選也眾說紛紜。
原聯想集團二號人物劉軍重返聯想當時被外界認為是劉軍接棒柳傳志的信號。2017年5月,楊元慶發表內部信,宣布聯想中國區將重組為個人電腦及智能設備集團(PCSD)和數據中心業務集團(DCG),同時也宣布原聯想執行總裁、移動集團總裁劉軍將回歸聯想,擔任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領導中國平臺及中國區PCSD業務。今年也有聯想內部人士告訴南都記者,“劉軍有機會接班柳傳志?!?/p>
此外,有消息人士透露,此前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和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郭為都曾被認為是柳傳志接班人候選。
“新”聯想控股何去何從
柳傳志卸任聯想控股的“掌舵人”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在關注著柳傳志的動向之余,人們也關心著聯想控股下一步會做些什么。近年來聯想控股的“造血”功能有所降低,2018年,聯想控股收入人民幣3589億元,同比增長13%;凈利潤43.62億元,同比下降14%。而今年上半年,聯想控股營收1793. 11 億元,同比增15%;凈利潤26. 65億元,同比下降6%。每股基本收益為1.14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降6%。
在今年的半年報會議上,聯想控股總裁朱立南表示,未來,聯想控股將繼續聚焦業務基本面和運營盈利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持續優化投資組合,強調資源回流并提升運用效率;進一步研究推動資產組合內的資源協同,持續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與價值成長。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未來寧旻、李蓬“新組合”在商業模式和戰略規劃新的突破將決定控股公司的盈利能力。
采寫:南都記者孔學劭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